戴平均画展
Works





画架的背后——戴平均写实油画作品展题记
中国美协理事、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 尚  辉
 
空间,是写实油画重要的艺术表现元素。在西方艺术中,任何空间的表现都试图通过特定光源来形成特定的场域氛围,描绘物体的空间性以及由特定光源所造成的空间虚幻感,也便成为写实油画的艺术魅力之一。当然,这种写实对于现场的重现并不都意味着是对于眼见现实的复制,写实油画的艺术创造性恰恰在于如何虚构这种被认为是真实的空间。戴平均写实油画的空间常常被设计在画室内,出现在他画面上的人物几乎都处于画架的背后。这些作品,一方面真实地呈现了他的日常生活状态,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他私密性的画室和画室外嘈杂纷扰的现实社会构成的某种***。
在画架的背后,他描写了他的妻子、女儿、父母以及与他们相关的各色人物,这些形象并不以丰富的身份来展示社会的广阔性,却以平和真挚的笔调深入于人物的内心世界,由此来揭示“我”与“他们”构成的内在关联。在画架的背后,他还塑造了许多当代城市中的青年女性形象,描写她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未被物欲社会侵蚀了的心灵,展现她们蜷缩于内心深处超越现实的梦想与祈愿。画家对于这些人物的形象塑造,虽具有现实的鲜明个性,但在展现他们的心理世界上,却运用了隐喻、象征和借代等图像,在画架背后营造了一个似真亦幻的心理时空,从而在那些貌似实写的形象里增添了丰富而神秘的暗示性。
作为中国当代70后写实油画家的代表,戴平均的写实油画体现了这一代艺术家借鉴欧洲古典写实传统而回到中国当下情境表达的探索理念。一方面,他从直接画法逐渐转向古典透明画法而强化了光影的表现性,色彩的冷暖变化让位于影调弥散感的追求;另一方面,这种古典主义画法的借鉴又不局限在优美的审美品格上,而是通过悬浮空间、丝绸隐喻、荒诞情境等魔幻方式将古典写实的图示有效地转化为当代社会心理的揭示,从而赋予古典写实以当代人文精神与审美经验。画架的背后,由此获得从物理空间向社会心理场域的转换。
戴平均写实油画的这种重现与虚幻,成为中国当代写实油画值得关注的探索异动。
                                     2013年8月31日于宁波姚江西岸
                           在路上
                                                      画家自述
 
我出生在湖南平江县的一个农村。
儿时,母亲教我用石子、木炭在地上、泥墙上涂抹各种人物、动物,这也成了我最初的绘画启蒙教育。上小学的时候,唯一能获得老师表扬的就是美术。在老师和父母的鼓励下,我开始对涂涂抹抹的“绘画”产生浓厚兴趣,越画越起劲。由于农村学习条件有限,直到初中二年级我才开始接触正规些的美术基础教育。1993年,我孤身一人来到四川成都正式开始学习素描、色彩。16岁时考上平江县惟一的一所美术学校,跟随徐日新老师学习工笔、重彩。美专毕业后我并没有满足在学校所学到的中国画,又开始对油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就和几位要好的同学一起开始自学油画。多年后,我有幸进入梦寐以求的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学习,毕业后,再次进入中国油画院学习深造,从此走上了职业画家生涯。
我早期到中期的作品,从丝绸系列、生命的繁衍系列、画架的背后系列,到与名画的对话系列、在路上系列……一路走来,感觉“在路上”的感觉真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的潜意识中渴望一种超现实的美感,任观者自由想象,使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超现实与现实之间矛盾的状态,通过绘画使其合理化。而在创作过程中也极力强调作品的审美情趣和独特构思,有感而发的进行创作,这使我突破了写实绘画本身的单调写实,实现了作品的象征意义和哲理升华。例如:《37度》这幅作品是在女儿连续高烧不退的囧境下,使我产生了创作欲望,就立即用画笔记录下了当时那段揪心的经历。
我后期的作品会从个人生活中获取灵感,从而提炼创作,而不会长时间甚至几十年进行一种题材的探讨。我常常会对正在身边产生的感动、震撼人心的故事进行发自内心的表达。“在路上”的精神历程既幸福又神奇,我把这些感受呈现在油画布上,以此记录着生命的每一天。
 
                                              2013年8月
                                            北京东任庄
  • 19条记录